查看原文
其他

千年广州,走神奇的广州近代中轴线 | 导赏回顾

2016-12-01 🏃 807创新空间

11月27日

上周日


在导赏员电车的带领下

我们一起走过千年广州

—— 近代中轴线 ——

领略当时的繁华景象

寻找当年的发展故事


广州建城两千二百余年,传统中轴线一直未曾改变。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后,旋即筹建新中轴线,以观音山为起点,河南昌岗为终点,以党政机关市政设施为主要建筑,以区别于封建王朝年代遗留之传统中轴线。本次导赏之目的,便是向公众介绍近代中轴线之主要风物。

by——电车


蓝蓝天空高挂我的梦

电车慢赏广州专线即将发车

请乘客迅速上车


本次列车开往:


——  广州近代中轴线  ——


途经:中山纪念堂-广州市政府合署旧址-中央公园-广州市公安局及广州公社旧址-大有仓旧址-广东华侨中学-青云书院-玉带濠-维新路-海珠桥


冬日暖烘烘的阳光环绕

大家先来场热身运动

“我从来没做过的事”




--我从来没爬过白云山

--我从来没跳过笨猪jump

--我从来没吃过鳄鱼肉

--我从来没吃过九大簋

(小编也想吃…)




好快我们来到 


第一站


【中山纪念堂】


“观音山边建有一筑,铭记着你叮嘱/ 红蓝颜色相映衬,怀着伟大革命志/ 让正义与善意充当我志”——东山少爷


科普一下


广州中山纪念堂1929年奠基1931年落成,座落于孙中山先生总统府旧址上,由我国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,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的结合。主体建筑高52米,跨度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,气势恢宏,是广州近代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。
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吕彦直(1894-1929)

字仲宜、古愚,安徽滁县人,生于天津




纪念堂中藻井中设有格心窗,利于通风透气,

别具匠心的排水设计,下雨时屋檐不会有雨帘




摸摸,摸摸,光滑的批荡颜色历久弥新经年风吹日晒,裂痕斑驳




蓝色的琉璃瓦,金箔镶贴的金顶

以江苏泰山砖为护墙,花岗石作地基

吴翘记批荡,大理石扶梯栏杆

还有寓意九五之尊的梯级数

处处都透露着该建筑的非凡




1945年9月16日,广州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举行。日本23军司令田中久一向国民党第二方面军张发奎司令签署降书。



(图片来源:@省城风物)1940年后期之中山纪念堂


 第二站


【广州市政府合署旧址】


广州市政府大楼,前身是陈济棠主政时期的民国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。




选址在第一公园北部兴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该处处于全市的中心,交通方便,地方宽敞,又前临中央公园,适宜与民同乐,更重要的是刚好处于广州城的中轴线之上。


大楼采用宫殿式建筑外形,屋顶铺制黄色琉璃瓦。黄色琉璃瓦是皇权的象征,只用于皇室建筑,而此处大胆使用黄色琉璃瓦,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民政府打破、超越封建王朝的决心。


(图片来源:@省城风物)


科普一下

市府合署由林克明设计,第一期工程于民国二十年(1931年)奠基,民国二十三年竣工,由南生公司承造。合署南面的马路改名为“府前路”。本来全署还计划有第二、第三期工程,但后来因政局动荡、资金不足等原因而搁置下来。

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林克明(1900-1999)

广东东莞人,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,回国后为广州城市建筑设计立下汗马功劳。其中包括广州市府合署、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、旧广州体育馆等。
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0月21日下午,日军侵占广州市政府,广州沦陷。市府合署被日军改作“南支派遣军司令部”,成为日军侵略华南的指挥中心。广州解放后,市府合署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接收。


1949年,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以及庆祝广州解放大会,在市府门前进行检阅。


第三站


【中央公园】

广州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园。




人民公园,原址从隋朝起至清末均为历代官署所在地。由留法工程师杨锡宗设计,公园采取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。1917年,由孙中山先生倡议建成公园,称“第一公园”,后改名“中央公园”,1966年,改称“人民公园”。




石鼓不是门当,而是户对




“将军府旧耿王宫,宫门高蹉神狮雄。”——《靖南王故第白石狮歌》


靖南王府的一对石狮子,辛亥革命后,移到此处,保存完好,它们见证了“杀人十八甫,尸填六脉渠”的血流成河



左本次活动照片,右国民政府成立典礼1925年7月1日,在第一公园音乐亭举行


第三站


【广州公社及广州公安局旧址】


见证广州百年风云变幻


(图片来源:网络)


起义路(原维新路)200号之一


1927年12月广州起义,义军攻克了公安局大院,在这里成立维持了三天的广州苏维埃政府。

1930年8月,广州市公安局改为广东省会公安局,直接归省政府管辖。

1936年,广东省会公安局又改为广东省会警察局。



【拘留所旧址】



拘留所是公安拘押和审讯犯人的地方,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关押于此。广州起义爆发后,起义者将他们救出。广州起义失败后,再次成为关押革命者的地方


第四站


【大有仓】



位于起义路西侧,原为清代粮仓大有仓而得名。


第五站


【广东华侨中学】

爱国、正直、奋发、图强



四邑华侨中学前身为四邑旅省中学,创办于1930年


校址在凤凰岗大桃源,为初级中学,广州沦陷后停办。


抗战胜利后复办,选址在维新路台山会馆,改校名为四邑华侨中学,


1950年更名为广东华侨中学。



(图片来源:@im拓海)

台山会馆旧址,现为图书馆


第六站


【青云书院】

惠福东路389号,又名梁氏千乘侯祠。




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,清康熙四十年建成,是当时广州府、肇庆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,为参与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广州城参加科举考试、办理诉讼、缴纳赋税等事务时提供居所



(图片来源:@黎永泰)43 35736 43 15533 0 0 2241 0 0:00:15 0:00:06 0:00:09 3101>

清远书院内部




墙面以五顺一丁砌造

“千乘”表座驾之多

官位之高可见一斑

 

第七站


【维新路】

现起义路



民国七年(1918),广州市拆城墙开马路,规划新建的中轴线马路——维新路,需要穿越青云书院直抵珠江边。因当时梁启超及梁士诒等的极力保护,书院时至今日总算保存尚好,起义路也因此变弯曲。

 

 第八站


【玉带濠】


“朱帘十里映杨柳,帘栊上下开户牖。”——孙蕡《广州歌》




玉带濠开凿于宋真宗景德年间,河面宽二十丈,深三丈,是广州古城墙外的护城河,位于大德路大南路城墙南边

 

第九站


【海珠桥】


“雄跨珠江岸,沧桑一铁桥。”

——周汉祺《海珠桥》



2013年海珠桥经18个月大修后复通(图片来源:网络)


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,于1929年12月动工,1933年2月建成通车,由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,称之为“珠江大铁桥”,后改称“海珠桥”。




马克敦工程建筑公司,旧址位于现民间金融博物馆




1938年被日军炸坏开合器

1949年国军撤离时将桥炸毁

1950年中共重修

 


(图片来源:@省城风物)1930年代开启中之海珠桥


广州近代中轴线

承载着这座城市悠远厚重的历史

如今它带着新的时代意义

融进百姓血脉

 

慢赏广州

一期一遇




下次慢赏广州再见


故事待续……


走读城市

通过组织参与者游走城市、品味城市中细腻的人文底蕴。运用社区导赏、社区设计等方式让参与者深度了解城市,关注社区、关注人与人的关系,让阅读不止于书。

主办单位

「廣州街坊情」

成立於2010年夏,

是由一班關注廣州本土文化的

年輕人組成的民間團體,

主要以老社區導賞的方式,

讓公眾體驗本土文化的各方面。



「807图书馆」

聚焦人文体验×思想交

倡导知识共享×公共参与



或许有一天,你站在繁华的城市某一处

驻足,凝望,然后舒心地微笑

蓦然回首,一切早已在灯火阑珊处……


往期活动精彩回顾

👣看看我们曾经的足迹👣

(点标题即可了解)


黄花岗:百度百科搜不到的起义历史

文明路: 3个钟食佐8间老字号

(点击图片回顾)


沙湾:厦大法语系才女叫你沙湾的正确打开方式

东山口: 夜麻麻,游东山

龙导尾:在兴旺40多年的市集开启味觉之旅

(点击图片回顾)

十三行揭秘世界首富花园里的秘密

(点击图片回顾)


秋游越秀山,小北到大北

(点击图片回顾)



🏃周六活动丨走读龙导尾 · 时光倒回40年📻



走读城市 · 活动回顾丨今非昔比龙导尾



周日活动丨慢赏广州:秋游越秀山,小北到大北🏃


文字来源丨电车、枕头

图片来源丨西风、诗颖等活动参与人员

图文编辑丨吐丝

此外,感谢本次志愿者:张西子、黄冬捷、郑嘉欣、晓




「807图书馆」


聚焦人文体验与思想交

倡导知识共享与公共参与


“跟着电车走读广州”

☟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成为我们会员

更多活动优惠等着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